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小说在线 >> 我在江湖做女侠 >> 第779章 举秀才不知书

第779章 举秀才不知书 2/2

廉吏一般限于斗食至六百石之吏员,而孝廉则开放予所有吏民。

察举除了岁科之外,还有特科,也就是临时开设的一些科目,比如光禄四行。

始于元帝永光元年春二月: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以质朴、敦厚、逊让、有行(或作节俭)是四种品行,也是光禄四行的选拔标准;光禄四行的举主为丞相、御史,被举者为光禄勋的属官。

武帝时,改郎中令置光禄勋,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之事,属官有光禄大夫、大中大夫、谏大夫、谒者等,具上述四种品行的,通常是一些忠厚质朴的人,他们老老实实任职,没有什么突出成绩,长时间也没有得到提升,所以设立此科,每年从他们之中选拔一至两人,予以升迁,这实际上是皇帝提拔一些自己看重的人,特设之科目,只看道德。

只看道德的还有贤良方正科,君主往往希望有一些公正无私、敢于直言的大臣,能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因此察举制中就有设立贤良方正科。

贤良方正科,始置于文帝二年,目的是纳天下言,即广泛听取对国政的意见;贤良方正科的举主很广泛,包括中央和地方的高官,诸王侯、三公、将军、中二千石、州牧、郡守等,此科被举者皆由帝王亲自主持对策,按等第授官,高者有直为九卿者,这一科也是皇帝圣心独裁的一科,多出道士。

特科还有一科名为贤良文学科;这一科选拔的人才既注重品德修养,也注重文化质素,贤良的含义就是德行兼备,这一科的选才标准是: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这一科多授予天下闻名的文宗,出过许多名人,比如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地位显赫,成就卓异。

特科还有一直言极谏科,主要是授予敢于指出上位者的不足之处,提出治国建议与方略的大臣,通常被称为诤臣。

这一科一般不是独立的一科,而是与贤良方正相连,对直言极谏者来讲,应当具有公正无私的品德,无私才能无畏,才敢于犯上,甚至把自己的性命都置之度外,因此就有了后来的“文臣死谏”的说法。

特科有一科为孝弟力田,始于惠帝四年,有时分开作两科,因为这是两种德行。

孝悌是孔子提出的,孝是对父母尽孝,悌是对兄长尊敬,这是两种高尚的品格,因为它们能使社会秩序和谐安定。

至于力田,因为是农业社会,以农为本,农业为生之本,所以希望百姓勤于耕作,达到家给人足,国家富裕,此科多出对农学有大功者。

自从汉武帝尊崇儒学,经就专指儒家经典,而后把明经特立为一科,说明经学在政治上地位之重要,大部分的读书人自幼苦读经书,目的都是为了应举、入仕。

汉代治国是儒、法并用的,选官时既选拔通晓儒学的儒生,也选拔通晓律令的人才,因此还设立了明法一科,作为特科中的重要科目。

武帝时令举四科人才,其中第三科即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这是设明法科的开始。

自大儒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说,认为天的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符;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亦能感应上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天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

君臣们大都认为阴阳灾异与国家政治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察举的特科中设立明阴阳灾异一科,选拔有关人才。

汉代察举科目中的特科自然也有武人的一席之地,比如勇猛知兵法科;作战勇猛又熟知兵法,能率军作战,这就是此科所选之人才。

此科始于成帝元延元年,这一年发生日蚀,成帝恐天下有变,下诏令: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察举制每一科初衷都是好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逐渐的以德行为重,这德行如何,百姓是无法传扬的,只有士族来传扬名声,也逐渐被士族把持。

到了恒帝年间,甚至有童谣传: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的茂才们根本不懂经典,而那些品德高尚因孝顺而闻名的孝廉,真实的情况却是父母被赶出家门,无所依靠。

而那些所谓的寒门中清正廉洁的人,则更是品德败坏,道德低下如污泥一样令人厌恶。

被举荐的士族子弟和那些勇武猛将,实际上却是怯懦不敢担当,胆子如鸡一样小的人。

如今,这已经成为了天下大势,世家豪强实际上把持了天下,恒,帝、灵帝都想要改变,扶持外戚和宦官,掀起了一场“战争”,史称“党锢之祸”。

这一场战争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则被镇压。

这其中,皇帝一直在拉偏架,是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言论和史学家则多同情士大夫一党,这当然也是正常的,毕竟把持言论的和那些史学家,实际上一直都是党人一脉,他们这时候是士族、世家、豪强,以后则是士大夫。

不过党锢之祸虽然接连赢了两次,但是世家豪强的反噬也伤及了大汉王朝的根本,自黄巾之乱开始,张举、张纯等人叛乱、白波军叛乱,这一系列席卷北方以及中原地区的叛乱,为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而这背后,几州的世家豪强,功劳是极大的,可以说就是主使,当然,他们的目的最初可能不是为了让大汉朝灭亡,可能只是为了争权夺利,可能只是不满两次党争的结果。

不过最终,一次席卷了天下的乱世,前后将近百年的乱世,自光武帝再兴汉室这一百多年的平静,生养的人口,全都被葬送。

这是一段极其残酷的历史,这种乱世开端,杨伊想要试一试能不能直接从源头掐灭,第一步就是把幽州、冀州的世家全都扫进垃圾堆里。

拔除世家的统治,以坞堡制进入乡里,上传直达,减少中间的环节,让从中间渔利的那些豪强也一同灭亡,直接把世家豪强的隐户给揪出来,让他们丧失动乱的基础。

这么做下去,定然是人头滚滚,但是不这么做,那么就是后续百年的乱世,虽然这个世界只有三年的时间,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却也是真实的。

杨伊敢于下这个决定,她有承担的觉悟和能力,也有一些志同道合的臣下。

喜欢我在江湖做女侠请大家收藏:(www.xiaoshuozx.com)我在江湖做女侠小说在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我在江湖做女侠最新章节 - 我在江湖做女侠全文阅读 - 我在江湖做女侠txt下载 - 弓诚的全部小说 - 我在江湖做女侠 小说在线

猜你喜欢: 蛊真人从红月开始农家小福女遮天宰执天下极道天魔放开那个女巫末日拼图游戏佣兵的战争妖龙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