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在线 >> 天兵在1917 >> 687

当然是划得来,对戴高乐来说,此前英国的百人队长一百辆的开价仅仅是坦克本身就高达近两千万美元了。每一辆折合二十万美元的高价。而且这些还仅仅是坦克本身,不包括零备件以及弹药和培训费用。杂七杂八加一起,买一百辆百人队长,法国得付出接近三千万美元。这对当时的法国来说还是很吃紧的。

而现在,付出两千万就能获得50辆坦克,还能获得今后第一代欧洲坦克的组装生产权和一部分技术转移。这对于法国来说还是很合算的!

因为此时戴高乐视察相关法国企业时才发现新一代中型坦克的研发计划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那个所谓的最乐观估计三到五年开始生产的说法水分太大了,这么说吧,不乐观的估计法国新一代中型坦克可能十年之后才能投产。

也许有同志要说,十年就十年吧,自己的东西就是一百年也要造出来,发展自己的坦克工业总比今后永远求人要强吧?

话是这么说没错,如果花十年的时间和巨大的资金投入能让法国坦克工业逐渐追上世界第一集团,那戴高乐也忍了。问题是按照现在制定的法国新式中型坦克的技术标准,就是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也没能追上世界第一集团的技术水平,反而是被越甩越远。

是的,法国人遇到了很多跨不过去的技术障碍。比如说坦克装甲,比如说高膛压坦克炮和更先进的反坦克弹药,还比如新式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几乎是涵盖坦克技术最重要的几个部分法国人一个也搞不定,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所达到的水平也就是二战那个层次,而现在二战已经结束了七年,这七年几乎是一个时代的跨越。

而法国人搞出的中型坦克(停留在纸面上的技术标准而言)还仅仅是德国二战黑豹的蹩脚山寨型号。减轻了部分重量,但与此同时也削弱了装甲,火力勉勉强强也才达到了黑豹的水准,但是穿甲弹质量和精度很差劲,而且火炮身管寿命相当的有限。更糟糕的还是发动机和变速箱,几乎是黑豹那个可靠性不高的发动机的山寨型号,跟现在的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

总而言之,大概还要个三五年时间,法国人才能获得一款1943年水平的重型坦克,跟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拉大到十几年以上。你说说,换做你是戴高乐,这能忍?

肯定是不能忍的,所以目睹了法国坦克工业的现状之后,戴高乐觉得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进技术,去跟世界先进水平合作,而所谓的世界先进水平也只有那么几家,美国啦、英国啦、苏联啦,现在英美都没戏,唯一也就是能跟苏联说上话了。

而且这次的合作办法也很理想,有德国的精密加工做保证,又有苏联高超的总体设计和二战经验做后盾,搞出来的坦克能差到哪去?更何况李晓峰还跟戴高乐说明了:“第一代欧洲坦克不是全新研发的,而是在T-55总体设计的技术上拔高改进。”

这么说吧,这个所谓的第一代欧洲坦克其实就是苏联的壳子里换用部分德国部件的攒机版。不对总体设计做太大的改变,就是换用部分德国零件予以加强,可以说是苏德合流版T-55。

其中T-55的整体设计予以保留,仅仅是稍微拉长一点底盘,以便换用MTU刚刚研发的8V90四冲程柴油机,该柴油机最大功率620马力,外形呈矩形体,结构采用一缸一盖,并列连杆、推挺杆传动、联身箱体,因而便于拆装和系列化生产;采用机械增压和预燃室燃烧系统,总体布置紧凑。传动装置则采用ZF公司(ZahnraederfabrikFriedrichshafen)(腓德烈斯哈芬齿轮制造公司)的4HP250型液力机械式、带有双流双半径差速转向装置的综合传动装置,有4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每档有大小两个规定转向半径,由于规定转向半径较多,转向功率损失较少)。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T-55上的B54柴油机源自B2,性能可靠也很紧凑,继续用多好,何必改呢?

呃,实话实说,B2系列确实有点老了,虽然紧凑性不错,但是性能尤其是寿命跟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差距了。从后来的发展看,继续吊死在B2这棵树上不是一个好选择。更何况B2系列拆卸维护还麻烦(无法整体吊装)。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还不在B2,而在于苏制坦克蛋疼的传动装置,T-55固定轴机械传动虽然简单可靠,但是性能确实一般,跟后来的液力传动差距很大,而偏偏法国人对机动性还相当的痴迷,对机动性的要求很高,哪怕是正版的T-55也有点无法满足法国人的表态需求。所以李晓峰也就授意北方工业在法国人身上试验一下先进柴油机和液力传动,拿法国人当小白鼠。

除此之外,第一代欧洲坦克的火力也从T-55的D-10T换成了德国货。因为第一D-10T暂时是不对北约出口的,其次,D-10T的性能也一般。而法国人对德国二战中精良的坦克炮是赞不绝口,既然法国人这么喜欢德国货,那就给他们德国货好了。莱茵金属直接就将虎式坦克的88炮改进版安装在了第一代欧洲坦克上,通过适当的改进工艺该坦克炮跟M47和M48上的美制90毫米坦克炮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对于现在的法国人来说也是够用了。而且莱茵金属还承诺,一旦更新式的大口径坦克炮研发成功,可以很方便的改装到第一代欧洲坦克上使用。

戴高乐对此是非常满意,新鲜出炉的第一代欧洲坦克全重39吨(因为底盘的改动和发动机传动系统的变化,略有增重),最大公路速度65公里/小时,基本使用德国装甲技术,全车的防御水平比T-55略有下降,炮塔正面大约是150毫米,车体正面也是150毫米的水平。不过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法国人的期望值,原本对他们来说正面装甲有个百来毫米他们就很满足了。而且克劳斯玛菲还承诺,正在研发中的第一代附加装甲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安装此种附加装甲之后,第一代欧洲坦克的防御力还能提高30到50毫米,而车重不会大大增加。

戴高乐二话不说就拍板决定投资,并且立刻对外公布,他就是要告诉美国人:“没有你张屠户,老子也不用吃带毛猪!”

喜欢天兵在1917请大家收藏:(www.xiaoshuozx.com)天兵在1917小说在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天兵在1917最新章节 - 天兵在1917全文阅读 - 天兵在1917txt下载 - 马口铁的全部小说 - 天兵在1917 小说在线

猜你喜欢: 带着系统来大唐抗战之血肉丛林汉道天下终宋三千美娇娘我的民国生涯大唐孽子我的谍战岁月新军阀1909奉天承运汉侯匈奴皇帝穿越清朝当皇帝第五部队抗日之流氓部队唐砖大世争锋东晋北府一丘八铁血强国正德崛起
完本推荐: 宰执天下全文阅读佣兵的战争全文阅读唐骑全文阅读带着系统来大唐全文阅读明王首辅全文阅读铁血德意志全文阅读抗战之血肉丛林全文阅读三千美娇娘全文阅读初唐大地主全文阅读汉道天下全文阅读奉天承运全文阅读国家意志全文阅读明末风暴全文阅读妻乃上将军全文阅读重生之第二帝国全文阅读终宋全文阅读三国之江山美人全文阅读纵兵夺鼎全文阅读大唐盗帅全文阅读千宋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绝品盗帅隐龙惊唐秦起美洲之622年抗战胡匪草根霸图乱世之巅峰召唤抗战之最强战兵反贼平天下军火大亨特战雇佣兵三国猛将集团终唐带着系统回大唐三国之黄巾神将狼烟起乱世扬明血起大明杀手特种兵重生之秦朝败家子明末传奇

天兵在1917最新章节手机版 - 天兵在1917全文阅读手机版 - 天兵在1917txt下载手机版 - 马口铁的全部小说 - 天兵在1917 小说在线移动版 - 小说在线手机站

小说在线 | 手机小说 | 全本小说 | 点击榜 | 新书榜 | 推荐榜 | 收藏榜 | 作者排行 | 会员书架 | 阅读记录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小说在线 All Rights Reserved. 全部小说